7月31日,市民何先生在陕西宝鸡市殡仪馆送别其去世的父亲,他们在遗体前跪拜了好久举行送别仪式。然而,在临近火化的那一刻,跪在地上的姐夫徐先生发现父亲的尸体袋上,写的却是逝者李某的名字。当场制止后,家属要求确认遗体身份遭到工作人员制止,最后在家属们的强烈要求下,发现这具尸体确实不是父亲的。
徐先生向华商报记者提供了一份宝鸡市殡仪馆《遗体冷藏、出库登记册》,记者看到,何先生父亲的遗体29日被存放到5号库后,30日晚间又有一名何姓遗体被放到5号库。“岳父遗体在没有出库的情况下,怎么又有遗体存放进来,难道一个狭窄的冰柜要放两具遗体?”徐先生称,从登记册上发现,殡仪馆的出入库登记肯定出来问题。
事发后,殡仪馆工作人员将冷库内的遗体一具具抬出来辨认,但未找到何先生父亲的遗体。8月1日早,“民政局调查组的工作人员告知我们,7月31日葬礼上的那具遗体目前身份已经确认,逝者姓李。”何先生说,调查组的人说,逝者李某家属领到的骨灰是何先生父亲的骨灰,已被李家人埋葬,民政局工作人员连夜将公墓打开,将骨灰取出,拿回殡仪馆。对此,殡仪馆承认工作存在疏忽,并向逝者家属致歉。宝鸡市民政局已对此展开调查。
逝者遗体出错,工作人员就没有发现吗?据知情人介绍,事发前殡仪馆内抬运遗体的工作人员已经发现了,但是之前的逝者已经火化错了,所以工作人员只能将错就错。因为很多情况下,由于家属过度悲伤,不会认真核查遗体,如果家属没有认出来,谁也不会知道发生了这件事。而据宝鸡市殡仪馆相关负责人介绍,殡仪馆抬运遗体业务已外包,出事当天,业务副馆长和这名老板都在休假。
日本电影《入殓师》曾震撼过很多人,在感叹生命的来去匆匆时,人们总希望用一种感恩、感怀的心态面对这一切。殡葬乱象之外,国内也有殡仪馆尝试人性化的入殓方式。今年4月,西安市殡仪馆就曾举办一场“故人沐浴”的洗礼仪式,对逝者表达最后的尊重,也让生者接受一场生命的洗礼,我们不妨来看一看。
中国“故人沐浴”第一人的吴津娜和助手滕芝琪两位入殓师进行现场演示。入殓师在正式开始操作前,会先向故人恭敬地鞠躬示意。
“沐浴”服务在一间雅致、肃穆、暖色调的遗体单敛房内进行,家属可以坐在一旁观看服务全过程。
“故人沐浴”的净身更为全面、细致和人性化,也更有助于逝者最大程度恢复良好的体貌状态,宽慰家属心灵。
完整的“沐浴”服务主要包含初步清洁、面部清洁、指甲清洁与打磨、四肢和身体清洁、洗发吹发、喷涂保湿液、更衣、化妆等步骤。
“不论生前生后,人的尊严都不该受轻视。”吴津娜说到,自己在沐浴过程中会随时与故人“对话”,她觉得这是一种心灵交流。
“故人沐浴”的仪式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夏商时期,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,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,直至周朝时期也将其纳入正规的礼法当中,从此故人沐浴也正式成为中国殡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。
随着历史的迭替、文化的传播,我国为故人沐浴的观念与做法也跟着外传,影响了亚洲乃至各地,在各国与各地区之间也都秉承了中国文化的影响,并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的提升着故人沐浴的内容。
有着8年从业经验的吴津娜被誉为中国“故人沐浴”第一人,她告诉记者,整个“沐浴”过程很久服务项目不同,需要耗时15分钟至少45分钟不等。
过程中,倘若自己的身体遮挡了家属视线,入殓师会在单个步骤完成后转向家属鞠躬致歉,每一个环节都透露着对生命无限的敬意。
西安市殡仪馆副馆长刘方介绍说,“故人沐浴”是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生命的宝贵,不论到来还是离开都应该让更多的人怀有感恩之心。
“生命的出现令人欣喜,但生命的陨落却总得不到最大的尊重,通过这样一场洗礼仪式,希望能够让生者的我们理解生命传承的意义,在生命离开的最后时刻尽善尽美的给予最大的尊严。”西安市殡仪馆副馆长刘方说。
殡殓是一项严肃的工作,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对逝者予以最大的尊重。
来源:华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