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▲资料图片(文图无关)
11月13日,在时隔两个多月之后,李勇(化名)说起今年8月23日那晚的120呼救经历,仍然对医院的做法有点不解。
当天晚上,因在仁寿县文宫镇的朋友意外摔倒,他拨打了120急救电话,随后,他与仁寿县人民医院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约好在中途会合,但最终,约定的这辆救护并未到来,而是来了另一家医院的救护车。后来的这辆救护车到达后,伤者已经去世。
李勇对此提出疑问:开始那辆仁寿县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去了哪里?为什么来不了了却没有及时通知求救者?
根据仁寿县卫生部门的调查,当日仁寿县人民医院救护车在出诊途中,被一起车祸现场的求救者拦下,救护车停下展开紧急救治,并将情况向仁寿县120指挥中心进行汇报,指挥中心改派了本来前往车祸现场的的另一支救护队伍前往文宫。
事件经过:
约好的救护车没来
来的是另一辆救护车
8月23日晚上8点50分左右,李勇的朋友在仁寿县文宫镇老家意外摔伤,当场昏迷不醒。李勇向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回忆,他用自己的手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,随后,仁寿县人民医院的急救人员与他取得了联系。
李勇说,“我们这里属于仁寿县文宫镇的一个村,村道太窄,救护车开不进来。”在与救护人员商量后,双方决定,两边同时出发,伤者家属用面包车将伤者送出村子,进入213国道成仁路,面包车和救护车均通过213国道成仁路相对行驶,在途中碰面交接。
当天晚上,李勇参与了对伤者的护送,在途中,他用自己的电话保持与120医护人员的联系。20分钟之后,护送伤者的面包车进入了213国道文宫镇路段。
由于两边都通过213国道成仁路对向行驶,伤者家属认为途中两车肯定会碰头,因此面包车没有停下来,一直经此道路往仁寿县城赶,但在过了文宫之后,李勇及伤者家属始终没有看到有120救护车经过。“从距离上来说,我们都觉得应该能碰到救护车了。”
李勇再一次向和他保持联系的仁寿县人民医院急救人员打去电话,“电话接通之后,对方说(开始约定的这辆)救护车来不了了,派另一辆车来。”听到医护人员的消息,一车人都懵了,“怎么突然不来了,另一辆车是哪里的?什么时候能来?”
“当时真的是绝望和愤怒。”李勇说。他们在过了文宫镇的江家店之后,与另外派来的仁寿运长医院的救护车碰头,不过,经医生检查,伤者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。
“打电话联系仁寿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时,伤者还在喘气……”在事发后,李勇和朋友难以接受医院方面做法。
在后来得知约定好的前一辆救护车系中途出现了变故之后,死者家属方又提出追问:改派了一辆车,这中间是否耽误了急救时间?“如果第一辆救护车直接赶过来,是否能节约一些时间,伤者会不会还有获救的希望?”李勇说。
还有一个让他们无法释怀的是,救护车在途中发生变故后,开始与之联系的医护人员并没有主动打电话告诉求救者,“是我们发现出发这么久还没有碰到救护车,打电话过去,才被告知,救护车来不了了,要派另一辆救护车过来。”
部门回应:
中途被车祸伤者拦下
改派另一救护队伍前往
近日,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拿到了一份自称是仁寿县卫生系统的说明,记录了关于8月23日两辆救护车分别救治患者一事。这份说明显示:
8月23日20时53分,仁寿县120指挥中心接到该县文宫镇一病人家属报警称,病人昏迷,家属外送,要求仁寿县人民医院前往对接救治,20时54分,指挥中心立即调派仁寿县人民医院前往。
同时在20时55分,仁寿县120指挥中心又接到了该县大化镇红塔村发生车祸,并立即调派仁寿运长医院前往。
21时11分,仁寿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报告120指挥中心,仁寿县人民医院救护车在行至大化镇红塔村时,碰到一起车祸现场,并被车祸伤者家属拦下,进行颈椎损伤管控。
21时13分,运长医院抵达管控现场,收集家属电话信息,立即前往文宫太平。
21时24分,运长医院与文宫太平家属车辆对接,急诊医生立即对伤者进行查体及心电图检查,确认病人死亡。
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证实了这份说明的真实性,根据这份情况说明,仁寿县人民医院救护车在大化镇红塔村停留了2分多钟之后,仁寿运长医院救护车达到了大化镇红塔村,并立即前往文宫。也就是说,本来前往文宫镇的仁寿县人民医院的急救队伍在救援途中,延误了仅2分钟左右。
但说明中也提到,红塔村车祸现场也有人报了120急救电话,受伤群众见到仁寿县人民医院急救车辆即认为车辆已到,马上拦截。急救队伍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,必须立即进行损伤处置,尤其颈椎损伤病人应立即进行处置,且过程较为复杂。在此事件中,仁寿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在对车祸伤者进行颈椎损伤管控时,运长医院救护车已经赶到,并立即由仁寿县人民医院的高年资医生(坐上运长医院的救护车)前往(文宫)对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