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崖村修路 1500根钢管造天梯

2841_741743_389304

45岁的莫色伍哈卸下身上背的钢管,坐在梯子中央,喘着粗气休息。脚下,一段黄褐色的钢梯固定在近乎垂直的山体上,如铁轨般铺向空中。四周都是高山,云雾缠绕着山峦。这里是媒体报道过的“悬崖村”,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。供图:视觉中国
2841_741740_657211
2016年8月开始,村里开始新建一条用钢管打造的“钢梯”,现在已修了五分之四。莫色伍哈一手握紧扶手,一手掐指算着,再10多天,钢梯就要完工,那时候正好赶上彝族年,那是彝族人一年最喜庆的日子,“孩子们回家就不用再走危险的藤梯路了”。
2841_741734_604988
悬崖村口口相传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,村子坐落在海拔1600米的一片山顶缓坡上。从山底的勒尔村小学到山顶的村庄海拔高差近千米。村民走向外面世界,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,其中接近村庄的几乎垂直的两条相连的藤梯长度约100米。图为21岁村民莫色雄体背钢管上山。
2841_741736_638535
藤梯用藤条和木桩做成,风吹雨淋日晒后,腐朽得很快,此前曾数次发生过村民在走藤梯时摔下悬崖的惨剧。2016年5月,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。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当时表态:当务之急,是先施工一条钢筋结构梯道,解决群众出行安全问题。图为村民背着6米长的钢管艰难上山。
2841_741739_708102
2016年8月,钢梯工程开始动工,记者了解到,该工程计划投资100万元,州、县两级财政各出50万元。村文书莫色子古算了一笔账:修钢梯路需要1500多根6米长的钢管,直径5公分左右。最长的6米,用来做护栏,最短的1.5米,铺就脚踏板。
2841_741741_295869
山脚下的勒尔村小学门口,堆积了一捆捆钢管,村文书莫色子古坐在一块石头上,等待前来背钢管上山修路的村民。每背走一捆,他就用一张小纸条写上背走的数量,盖上有他个人的印章,村民通过纸条结账。1.5米的钢管,背一次每根工钱10元。6米的钢管,每根60元。
2841_741735_636684-1
这些钢管,需要村民们背到山上的工地上。图为一名村民休息时低头喝水。
2841_741738_416919
悬崖村的人对于背东西上山有一套自己的方法,某色伍哈砍了两根带“亅”的树钩,将钢管一根根整齐摆放在两根树钩上,再用绳子套住,某色伍哈熟练地捆着,“下面的钩子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”。捆好以后,用一根蓝色的,用来背小孩的背带绳套上,就背着上山了。
2841_741746_893152
村民们介绍,最难爬的是近乎垂直的钢梯,靠的是手脚和腰部的力气,爬多了,腰会痛,肩膀上磨出茧子。
2841_741742_235758
四周都是高山,云雾缠绕着山峦。俯瞰山下,美姑河沿着勒尔村小学流向山涧尽头,河水混沌。山风呼啸,偶尔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、欢笑声。
2841_741744_614058
钢梯路已经修了五分之四了,村民们仍然要下山接送孩子,大人用绳子牵着,绑在低年级孩子身上,钢管太粗,小孩的手太小抓不住。而钢梯的台阶由两根钢管组成,间距10厘米,一些家长担心,小孩的脚太小只能踩一根钢管,容易打滑。
2841_741747_492147
修路村民背钢管上山。自悬崖村被报道之后,这个古老村落迎来了不少旅游的人。莫色雄体已经带了15拨人上山,最多的一个团队15人,他把游客带到各个村民家吃饭,他挣带路费,一次200元。
2841_741745_531044
在悬崖村,除了正在修建的钢梯路,村民们谈论最多的,是悬崖村是否搬迁的问题。虽然还没有具体的说法,但搬迁的风声却越传越盛。村支书莫色吉日说,他们多次到政府开会,也了解到村子以后要搬下来了,新村建在河谷地带,老年人和小孩都要搬下来。
2841_741737_674008
贴在村支部的悬崖村扶贫规划。昭觉县委宣传部提供给新京报记者的一份《阿土列尔村2016年度脱贫攻坚实施方案》认为,要在2017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2017年退出贫困村。计划总投资为9724.0198万元扶贫悬崖村155户,561人。
来源:新浪图片/视觉中国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