盗挖
伴随案件告破,岷江江面回归平静。然而,盗挖沉银文物案件的背后,可谓一出波澜迭起的盗挖风云。这些文物,如何发现,如何出水,如何倒手,如何暴利……成都商报记者走进彭山江口,沿着文物盗挖倒卖的轨迹,历时数月,为你还原这片浪奔浪流中的江口沉银盗挖往事。
金虎印章
最珍贵的宝贝:
(永昌大元帅印)
2013年清明节前后被盗掘者找到,近800万元被卖出,传言转手到成都后价格便涨至上千万,目前价格已涨到上亿元
1 盗掘者
为一夜暴富
村民们铤而走险
事实有些令人吃惊,盗挖者们完全没有寻宝盗墓电影中主角那般博学多才和身手不凡,这些夜里出没江水盗掘江口文物的数十名犯罪嫌疑人,许多都是岷江彭山段沿岸的普通村民。
A
如何“出道”
他们升级装备 学习潜水技术
一开始,这些盗掘者只是使用铁锹、锄头等农具,在岷江河滩上掏挖、捡拾些小铜钱、小银饼等。之后,他们的装备逐渐升级,并从各种渠道学习水下考古知识,购买潜水服、氧气瓶、铅块、金属探测仪和成分分析仪等专业水下考古工具,甚至专门到成都、遂宁等地的潜水基地学习潜水技术。个别盗挖团伙还拉拢了曾从事过潜水职业的人员一起参与盗挖。